音樂無國界 美妙歌聲傳四海
19世紀美國音樂家約翰·龐德·奧德威(1824年8月1日-1880年4月27日)創作於1851年的歌曲《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》(《夢迴故里》)在美國廣受歡迎,後來這首歌流傳到了日本。
日本音樂家犬童球溪在原歌曲調的基礎上,填上日文新歌詞,將《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》改編成日語歌曲《旅愁》。1904年《旅愁》發表後在日本廣為流行。
《送别》电影《城南旧事》插曲
懷舊歌曲 長亭送別
1905年至1910年,正在日本留學的中國留學生李叔同被《旅愁》的優美旋律所打動,萌生了創作靈感,後來便於1915年在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任教期間將《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》配上中文歌詞,改編成了在中國經久不衰地傳唱了百餘年的《送別》。
李叔同改編的《送別》對《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》的曲調作了少量修改,故《送別》與《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》的曲子並不完全相同。在歌詞上,《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》、《旅愁》和《送別》分別是三位藝術家的個人創作,是三件獨立的作品,相互間沒有直接聯繫。當然,由於曲調的基礎是一致的,所以在藝術神韻和感情的表現上有一定的相通之處。
牆裡開花牆外香,雖然《送別》和《旅愁》在中日兩國都很流行,但是《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》在美國卻沒有被人們記住,如今已少有人知道。
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,《送別》被列為新式學堂教唱的音樂歌曲,因此被廣為傳唱,受到大眾的喜愛。1970年代和1980年代,《送別》作為插曲或主題曲分別出現在電影《早春二月》和《城南舊事》中,更使其膾炙人口,傳唱不息。
李叔同(1880年10月23日—1942年10月13日)出生在中國天津,祖籍山西洪洞,民初遷到天津,因其生母本為浙江平湖農家女,故後來李叔同奉母南遷上海後每每自言浙江平湖人,以紀念其先母。李叔同精通繪畫、音樂、戲劇、書法、篆刻和詩詞,為現代中國著名藝術家、藝術教育家,中興佛教南山律宗,為著名的佛教僧侶。他和父母都是虔誠的佛教徒。
1906年 東渡日本,留學於上野美術学校和音樂學校(東京藝術大學前身),專攻西洋繪畫和音樂。
1910年 攜日本妻子福基回國。
1918年 39歲時於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,出家後法名演音,號弘一法師。其日本妻子福基在他出家之後回到日本,後不知所蹤。
1942年 在泉州不二祠溫陵養老院晩晴室圓寂。
中國電影觀眾熟悉的日本電影明星倍賞千恵子演唱的《旅愁》
犬童球溪在新潟高等女子学校任教期間將《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》翻譯成了日本版的《旅愁》,他一生中翻譯了將近250首西洋歌曲,其翻譯作品的風格是歌詞不拘泥於英文原作的表達形式,他不喜歡直譯,而是講究選用“真正的日語”,即選用符合日本民族語言習慣的歌詞用語。《旅愁》和《故郷的廢家》都是犬童球溪的代表作。1907年這兩首歌被編入日本中學音樂教材曲目集。自此以後,這兩首歌成了在日本被廣泛傳唱至今的名曲。
犬童球溪(1879年4月20日 – 1943年10月19日)本名“犬童信藏”,出生於日本熊本縣人吉市。是日本詩人、作詞家和教育工作者。
1901年 畢業於日本熊本師範学校後在宇土郡網田小学任教 。
1905年 畢業於東京音楽学校。
1943年 在人吉市自殺。
在日本熊本縣人吉市建有“犬童球溪記念館”。
犬童球溪在人吉市被視為當地的“偉人”和“榮譽市民”。
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 (English Version)
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(깊어가는 가을밤에) – by 박강수
「ad01」